打造新业态,让低空经济“粤”来“粤”快
抬头仰望,广东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正变得火热起来。今年4月,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的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三大通行证”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而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汇天”)的最新产品“陆地航母”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并接受全球预订。
眼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形态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其中低空经济备受关注。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不但在经济体量方面“走在前”,在发展低空经济新业态方面也是遥遥领先,进一步彰显出广东制造大省的新优势。
打造飞行应用新场景,“打飞的”出行不再是梦想。这些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在陆地上打飞的成为新常态,摩的、轿的相继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畅通了城市微循环。然而,通过空中打的还是一种梦想。如今在广东,这种梦想成真。各种飞行器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具有独特的外观和性能。目前,亿航智能提供的飞行器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载人交通、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应用领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数将科幻画面变为现实的“空中的士”应用场景。3月中下旬,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上架淘宝平台,引发人们的广泛讨论。各种飞行器具“空中赋能”,不仅能满足了人们的“打飞的”出行需要,还缓解了道路上的交通压力,通过空中物流,加速了运输业的现代化。据悉,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内在广州、深圳等低空经济“样板城市”进行“空中的士”的运营。届时“空中的士”将会成为城市的“新景观”。
着力建设好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低空经济虽然叫好又叫座,但是也面临着一个应用场景如何规范管理的问题。比如飞行器的起降地点的选择,空中管制如何更规范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广州黄埔区加快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全力构建“4个大型起降枢纽、9个中型起降场站和N个小型起降点”的低空起降点布局体系。广州番禺区启动广州大学城飞行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首批规划选取了广州大学城青创汇等4个点位,串联起约17公里的空中环岛线路,将为飞行汽车提供起降、停放、能源补给等服务支撑。随着广州、深圳等地出台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更多的低空空域和起降点将会开放,为飞行汽车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相信,随着城市设施的日臻完善,低空经济将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城市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打造新业态,让低空经济“粤”来“粤”快。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的火,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两会,再到全国两会,一直延续着。无论是地方政府、相关部委还是各类企业,无论是民航业还是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都在紧贴这一新兴战略产业,思考着、谋划着、行动着。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了我国发展蓝图。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新业态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这方面,广东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省市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