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起飞”!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无人机、通航飞机等航空器技术的支持,新能源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在芜湖,当地形成涵盖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产业链,聚集研发、制造、运维等企业近200个,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就能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在广州,当地推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配套飞行汽车起降、停放、补能、通信等相应设施,启动飞行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透过数据看实力,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2023年国内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超2300万小时,已获批建立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我国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起飞”。


低空应用之旅游观光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和“文旅”一直在融合中不断发展。低空经济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也加速带动旅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低空旅游是低空经济最具魅力和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通过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飞行器,让游客从空中领略壮丽山川、城市风光、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推出低空旅游项目,如黄山、张家界、桂林等地的直升机观光,青海湖、新疆等地的热气球之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低空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旅游体验,也为地方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与低空的融合,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融合业态。“十四五”通航专项规划中,明确支持地方政府发展低空旅游、支持航空运动创新、鼓励自用飞行,推动通航和旅游融合发展,满足多样化通用航空消费需求,创造新体验、制造新流量、带动新消费、打造新格局。


低空应用之城市管理

无人机凭借无视野盲区、机动灵活、可快速部署等特性,成为城市管理智慧化的重要工具,未来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城市管理领域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城市重大活动、赛事巡逻安保:在重大体育比赛、会展活动举办期间,无人机可对场馆周边的交通、人流、车流进行实时监测,快速交通疏导、防止踩踏事故。

城市重点区域巡逻:无人机可按计划的时间和航线自动执行对闹市区、边境地区、景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安防巡逻及异常事件实时预警(如非法越境、人群冲突、交通事故及其它可疑或非法行为)。

违建及施工现场巡查:通过利用无人机对城市建筑、房屋屋顶、施工工地的巡查,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城市违建、施工扬尘及其它涉及城市建设的违法行为。

刑事侦查:通过对目标地区利用热成像仪、红外设备拍摄,可获得地形信息并追踪锁定不法分子和犯罪嫌疑人的行踪,维护城市安全。


低空应用之农林植保

农业植保是工业级无人机最早实现规模化商业价值的场景,目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是规模较大的市场,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农林植保领域下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农田灌溉:精准投放种子、花粉等,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病虫害情况等精准施肥施药,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0倍。

农田监测:对农田中的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农林巡护:可以检查林区中各种动态信息,排查火险、防盗等隐患。

农作物搬运:将农产品收获物搬运至收集站等。


低空应用之教育培训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低空教育培训包括飞行员培训、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航空维修人员培训、空管人员培训等,为产业链各环节输送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已有多所高校、职业学校开设通用航空相关专业,各类飞行培训机构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中飞院等也积极开展培训业务,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低空应用之快递物流

快递物流场景目前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受到公众安全、空域开放、隐私等方面的掣肘,应用成熟度低,未来有望高速增长成为规模较大的市场。在通过突破物流公众安全、空域授权等瓶颈后,无人机快递物流将是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之一。快递物流无人机主要应用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低空应用之应急救援

无人机凭借响应迅速、机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任务中。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灾情勘察: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能够对灾区进行全面巡查并实时回传灾情状况,便于指挥中心及时掌握灾情并进行指挥调度。

紧急救援:在灾害或事故发生时,无人机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数字化救援沙盘,为救援决策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并能够携带物资快速到达救援现场,为灾区或事故现场提供资源补给。

应急通信:无人机可作为临时基站,在通信中断区域快速搭建应急通信网络,为灾区救援提供临时通信保障。


低空应用之测绘与地理信息

测绘与地理信息是工业级无人机较早实现规模化商业价值的场景之一,目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市场规模较大,考虑在土地调查应用中的行业周期变化,未来发展空间将螺旋式增长。测绘和地理信息行业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建筑领域的堆体测量:通过采集堆体数据生成三维模型,并据此进行体积或重量的测算。

国土规划领域的交通和城市建设规划:无人机未来可凭借厘米级精度测绘,协助建设人员以全局视角进行城市绘制、道路三维模型的搭建。

土地确权、不动产登记:通过测绘无人机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数据采集、影像拍摄,获取高精度的地表三维数据,协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相较传统测绘成本下降90%,效率提升2倍。


低空应用之能源巡检

据Drone Industry Insights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无人机应用最大的场景为能源巡检。能源巡检场景是发展增速最快,市场空间较高的场景。无人机在能源检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输/配电设备过热监测:无人机可进行全局测温巡检,及时发现线路、线夹、刀闸等设备的异常发热问题,其效率是人工巡检的7倍。

变电设施全局建模巡检:变电站中变压器、断路器、母线等设备复杂、改造频繁且多为镂空结构,需要全局建模检查设施的全貌与细节,无人机巡检可降低工作成本,一台轻型变电站巡检无人机的年均成本仅为1万元/年。

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管理:光伏电站、风电厂等占地广且分布稀疏,不利于集中管理,无人机有助于及时发现暴露的细微损伤,为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低空应用之交通巡检

交通巡检无人机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具有一定市场空间。无人机以灵活性强、执法效率高、巡查视野广、受环境及地形影响较小等优势,在交通巡检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交通巡检无人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道路设施异常巡检:无人机可对公路路基病害等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隐患进行实时预警;对道路交通设施标志的完好程度进行巡查;对铁路隧道口状态、弯道状态、桥梁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等,弥补了传统视频监控存在的盲区。

交通疏导及指挥:无人机可对交通事故或交通拥堵精准定位、寻找拥堵点;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取证,实时回传相关信息帮助交警快速掌握现场情况;对高危或恶劣环境进行远程喊话指挥,实现全地形覆盖,多视角、整体直观的交通状况展示。


低空之载人eVTOL

低空出行正成为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eVTOL(飞行汽车)政策日益完善,国内eVTOL(飞行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低空经济在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规划视野。紧接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到了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更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据统计,仅2023年就有超过16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和eVTOL,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eVTOL的商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伴随低空经济和eVTOL(飞行汽车)政策的持续完善,eVTOL(飞行汽车)市场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载人场景目前处于测试和探索阶段,面向实际运行场景还面临空域管理规划、基础设施、法规与标准等方面的挑战。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服务及观光旅游等。

城市低空环境复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对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低空产业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并不容易。当前低空经济仍处概念提出初期阶段,多数应用领域尚不成熟,产品功能仍待挖掘。